電子垃圾在我們的印象中一般都是家用電器,但是我們經常使用的電子產品、數碼產品以及細分后的電子元件報廢后都是電子垃圾,而電子垃圾的危害大部分人并沒有這個意識,電子垃圾的危害極為嚴重,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電子垃圾還未控制,電子垃圾還在放肆和蔓延,針對電子垃圾的回收我們應該重視。
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和智能化時代的靠近,電子垃圾數量增長迅速。2016年全球產生電子垃圾4470萬噸,人均6.1公斤。預計到2021年,規模將達到5520萬噸。盡管電子垃圾中蘊藏著極大的價值,仍然缺少正規回收渠道。例如2016年產生的這些電子垃原材料價值高達550億歐元,高于大多數國家GDP,但僅有20%被正規渠道回收,絕大多數去向未知,可能在惡劣條件下被隨意處置。
亞洲,尤其是中國,電子垃圾問題尤重。中國人每年淘汰超過1億臺電腦,4000萬臺電視,2000萬臺空調和1000萬臺冰箱。2017年,我國產生電子垃圾總量高達720萬噸。預計到2030年將增長到2700萬噸。
而就在這個電子垃圾橫線的社會,處理電子垃圾需要的是市民配合,回收合作共贏,雖然大部分的電子垃圾都是出自家庭電器,但是在現代工業繁榮的時代,部分廠家的電子垃圾也成為了一種無形的危害,由于不知道該怎么處理便私自焚燒、填埋,顯然這些方法是不可取的。
目前互聯網交易頻繁自然的回收電子也可上門回收,或者發布交易信息等待回收商聯系。手機回收網現比較大的回收平臺有愛回收、回收寶等回收平臺,但是價格高低無法保證,為了保證雙方的利益建議聯系超興勝上門高價回收電子庫存、呆滯料,上期合作這也是一種可行的方案。